– 日本熊本·圆梦行 ~

熊本沿途
熊本-阿苏行程的地域跨度大,时间紧,所以一大早6点就出发赶到博多站,先在绿色窗口的外国游客柜台将JR-PASS换票证换成周游券~
日本新干线、JR线、地下铁齐全,轨道交通便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使用JR-PASS周游券免费搭乘九州新干线到达熊本站· 车程大约1小时“
熊本县的超高人气吉祥物“熊本熊”!~ 外表笨中带萌,在日本拥有可媲美超级巨星的知名度
从玩具到钥匙链,从糕点到米酒,各种熊本熊周边商品应接不暇“
在熊本站门口搭乘有轨电车前往熊本城,熊本市电无论多少站都是150日元,不过使用JR pass再次免费乘坐~
比起国内车身统一化的颜色与造型,熊本有轨电车的车身色彩各异,仿佛到了迪士尼乐园一般
熊本城
熊本城城池总面积约98万平方米,是由丰臣秀吉的旗下大将 – 加藤清正于1607年开始耗费七年心血建造完成的,与大阪城、名古屋城在日本并称三大历史名城“ 开放时间是8:30-17:30,门票500日元·
我们沿着熊本城长墙外的护城河 – 坪井川一路走,由栌方门进入~
坪井川旁有一座加藤清正的铜像,藏在高耸立乌帽子下的双眼深邃坚定·
与国内景点人群拥挤的乱象不同,这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游客~ 沿着肥后椿园-竹之丸-两样石墙的路线走,一路上就没碰上几个人“
一个老外的奇特发型引起我偷拍的冲动,结果他女朋友(or老婆)发现后竟也拿起相机对着我拍起照来,欧美人果然是很逗趣啊- –
熊本城在建造上最有名的特色就是“武者返し(令军队想放弃)”,意即易守难攻· 进入正中央的大、小天守阁需要经过层层渐上的石阶,两边都有高耸的城墙来作为守城的坚固屏障~
大天守阁地上6层地下1层,小天守阁地上4层地下1层,作为曾经熊本城的军事指挥中心在西南战争开展3天前由于原因不明的火灾而烧毁,在1930年重建后成为熊本城的代表与象征·
位于天守阁西侧的宇土橹作为当时储存粮食和武器的地方,是城郭创建以来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多层望楼,是日本的国家指定重要文化遗产·
进入暗御门穿过“暗道”可通向天守阁的正面·“暗道”是本丸御殿下方的一条地下通道,在形成这条通道的石砌城墙里,混杂着最初熊本城建城时所用石头、战火痕迹“
通道出口有一个黑发白鬓的佩剑浪客,不知道他会不会使拔刀术呢~
来到天守阁正前方,与可爱的“ひごまろ君”合影留念·
进入天守阁内部~ 现在的天守阁相当于是熊本城的博物馆,陈列有熊本城的建筑模型、历史文物展示,以及当年城主加藤家、细川家和西南战争的相关资料·
来到大天守阁的最顶层,透过瞭望台居高临下地感受熊本城郭的壮丽版图` PS:熊本熊真是红到无所不在
天守阁旁的本丸御殿是当时城主的居所,进入参观需脱鞋在御殿铺设的针毯上赤脚行走“ 颇有点脚底按摩的感觉~
顺着大广间进行参观,作为当时的宴客厅,在每扇移门背后、墙壁四周、天花板以及屏风上都绘有精美绝伦的图画,尽显富丽堂皇~
“昭君”在日文中与“将军”发音相同,据说当时城主为取其寓意,同时也表达想去中国的愿望,于是在其中一间房的墙壁一侧绘上了王昭君的画像,后被称为“昭君之间”~ 作为当时的议事厅,这是本殿里规格最高的房间·
从本丸御殿出来后发现参观的人多了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修学旅行的学生“ 也许是地区的关系,他们的校服相当朴实而非想象中的漂亮水手服- –
目前熊本城仍在复原重建之中,只要捐赠一万日圆以上,就能成为熊本城的“一口城主”· 不仅为其颁发城主证,在天守阁内挂上写有捐赠人姓名的芳名板,还能享受在熊本市内的各种优待~
因时间紧迫,只参观了熊本城不到三分之一的部分就要匆匆离开· 从颊当御门沿着行幸坡出城,最后感受一番熊本城的古都浪漫气息
阿苏沿途
去阿苏火山需回熊本站搭乘九州横断特急“ 可脑子竟一时秀逗忘记有轨电车应该在道路中间的站点等候,两人傻傻在道路两边的巴士站浪费了10分钟,让原本就不充裕的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了 好在最后老天有眼总算是掐着点赶到了车站- –
趁列车未进站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刚好体验一下日本独有的车站便当文化~ 店里便当种类很多,卖相好,价格也实在(其实对着日文标价压根没啥概念。。)
选了盒最爱的鸡肉便当,刚好早饭没吃,合着午饭一块解决了` 饭味道还不错就是太凉了,事后才知道原来可以让店员帮忙加热的~
乘坐九州横断特急大约1个多小时到达阿苏站,沿途欣赏乡间美丽风光·
阿苏站就象一个小城镇的火车站一样,不大但很干净整洁“ 在售票处的房间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特典活动宣传海报,其中还混着两名过激分子的通缉令
九州有许多特色列车,途经阿苏的“Aso Boy”号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为了让儿童可以开心搭乘而打造的主题列车,车内装饰充满着童趣,但只有双休日和节日里才有班次“ 当天是周一所以没能一睹真容,但还是很惊喜地看到了“Aso Boy”号的站长“KURO(小黑)”,车站里还设有它的专属站长室哦~
阿苏站的门口就是前往阿苏火山的巴士站· 在售票处买好票后等车出发,单程650日元,有准确的时刻表可供查询~
阿苏火山
巴士到达阿苏山西站时开始下起雨来“ 一群人连忙飞奔进车站大楼里躲雨
大楼里售卖各种礼品、酒类和食品,其中当然不会少了熊本的特产太平燕~ 在日本饼干糕点类食品旁都会再摆放一个透明版的包装盒,直接将里层实物显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二层是前往火山口参观的缆车售票处· 可是很不巧正好赶上近期缆车停止运行,只能改为乘坐巴士,着实少了不少乐趣“
到达火山口的车站时风雨强度大到离谱,再加上山上温度比刚才至少降低了10度左右,简直是意料之外的恶劣天气 不得不先在候车站里购入雨衣作为防护装备“
阿苏火山是世界第一活火山群,以辽阔的外轮山与世界最大的火山口闻名于世,长年冒着含有高浓度硫磺的浓烟,堪称世界罕见的奇观·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游客可以看到火山口的活火山,但是如果因天气风向的影响硫磺含量高到影响人体健康的话是要封山的,所以能否看到火山口还需要看运气 根据火山口处告示牌上红、黄、绿、蓝四个不同颜色的信号灯就能知道现在火山口是否安全了“
原本这应该是最值得担心的事情,然而在这狂风暴雨的洗礼下,浓雾早不知被吹散到哪去了,告示牌上妥妥地显示着最安全的蓝色灯~
火山口的壮观景象近在眼前,可狂风交杂着冻雨从四面八方袭来,打在身上就像是被针扎了一样刺痛- – 别说是拍照了,就连行走都面临着巨大的阻碍
终于靠近海拔1592米的最大火山口 – 中岳火口,一层层红褐色的岩土层显示了地壳的结构,壮观景象,在深不见底的巨坑里绵延不断地冒出滚滚白烟,然而却因为大风的关系完全闻不出一丝传闻中呛人的硫磺气味
在火山口一带还能看到日本传统信奉的地藏菩萨,希望能用神明的力量来祈祷保佑火山不再喷发“
为防范万一,在火山口的周围建造了大批钢筋水泥的地堡,每座可容纳30多人· 一旦遇火山异变,游人就可立即躲入地堡紧急避难~
好不容易完成了火山口的拍摄,裸露在外的双腿已被冰雨击打得几乎冻僵,根本无暇再多欣赏一眼阿苏火山的壮观就逃命般的冲回了候车站~ 幸好还有救命的暖炉可以取暖,不然怕是要冻成冰棍了“
阿苏牛闻名日本,阿苏乳制品更是一绝,因此就算再冷也要尝试一下以阿苏牛乳为原料的美味冰淇淋~
回程巴士在草千里有停靠· 草千里曾经也是火山口,但现在已经变为鸟帽子岳(阿苏五岳之一)中腹披覆着绿地的大草原,在烟雾缭绕的阿苏中岳背景下,放牧中的牛和马悠闲地溜达吃草~ 天气虽然恶劣可还是决定在此下车以免遗憾,不过也只能远远地眺望几眼了
风雨强度太大赶紧躲进一家旅游招待所里躲避,这里也出售着各种琳琅满目的特产与纪念品· 可惜这些好东西都只能看看却不能买,实在是带不上路。。
阿苏火山博物馆
阿苏火山博物馆就在旅游招待所旁边不远处,共有三层,主要陈列展示了各种有关阿苏火山及周边环境的知识· 顶着风雨飞奔过去,一进大门就看到一层大厅里挤满了前来修学旅行的学生大队伍~
二层的展览厅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了阿苏火山的形成过程、日本及世界各地火山情况、火山熔岩的标本,阿苏周边大自然孕育的动物、植物还有居民的生活等,并为参观者提供许多深入接触的互动机会~
三层是个能容纳300人的多功能放映厅,定时播放有关阿苏火山形成、爆发、自然风光以及居民当地风俗文化的视频录像·
回到一层时发现,在大厅另一侧除了有餐厅和书店外,还有个叫“オルゴール饗和国(八音盒响和国)”的地方,展示有八音盒、自鸣琴、自鸣钟、留声机、家具和照明等各种欧洲古老珍贵的物品,布置得像童话故事中的梦幻世界一般~
离开阿苏火山时,透过车窗看着被大风刮得左右摇摆的一大片树木林,就像是一片汹涌翻滚的绿色海洋· 车上有一对台湾老夫妇,难得碰上了可以用中文尽情对话的对象,便像他乡遇故知般天南地北的闲聊开来~
随着海拔降低,回到阿苏站时已是风停雨消 我们一边休息一边等候列车进站,准备前往今晚住宿的地方 – 阿苏农场~ 一位穿着校服的少女或许是想继续体验被大风大雨冲洗的痛快感受,独自一人在喷泉中淋到全身都湿透了才肯罢休“
赤水站
结束火山行程准备前往阿苏农场` 仅一站之隔就到了我们的目的站点 – 赤水站“ 这是一个偏僻,甚至于有点陈旧的车站,然而车站周边的美景却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铁路在一片树簇的环绕下蜿蜒伸向远方,一眼望看不到头“ 绿色田间坐落着民宿矮房和几栋红顶白墙的精致小旅馆,连绵不绝的山峰在被雨水洗涤过后冒着一缕缕白烟,尽显出一片乡间的原生态气息~

车站旁的绿草丛中色彩各异的鲜花肆意开放着,竞相吐露淡淡芬芳
令人费解的是,赤水站空空荡荡不见一个工作人员,就连售票窗口也是关闭的` 方圆几十米内只看到一位装备齐全正在候车的旅者,这才让我们松一口气,确定不是误入了什么无人之境~
赤水站外没有巴士站点,去阿苏农场只能打出租车` 刚出车站就看到一辆出租车停靠着,司机一听到我们要去阿苏农场后马上表示了解,看来前去那里的游客应该不在少数~
阿苏农场
阿苏农场是一个以“人、自然、元气”为主题的大自然健康体验度假村,可以说这是我将阿苏列入行程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初在网上搜索资料,无意看到图片介绍后就一见钟情了 进入农场之前要先经过一段像时光隧道般的长地道,走到尽头后找到前台Check in`
阿苏农场在Booking上找不到预定信息,所以当初是直接在官网上预定的,第一眼看到全日文的介绍脑子是有点蒙蒙的,多亏了有日语达人朋友相助,最终才得以顺利预定成功,其实流程走下来比想象中的要简单得多(官网地址 / http://www.asofarmland.co.jp,现在增加了中文模式可选择,而且携程上也能直接预订了)~ 我们选择了最经济的健康寓所套餐,住的是村庄区域西式双人间,一泊二食11000日元/人,两个人加税后折合人民币1146元` 前台女接待员非常认真与热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农场里各种住宿区域以及餐饮娱乐设施的路线图~
阿苏农场占地广达100万平方公尺,将农场与自然揉为一体,循地势错落山谷之中“ 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这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圆拱状“馒头”石屋群,造型复古可爱~ 除了按照豪华程度分为村庄区域和王室区域之外,还建造有私人定制的专属区域和极富童趣的梦想区域
本来阴雨天气就还未散去,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更逐渐转暗,顿时仿佛身处在了一片魔幻场景之中“ 和源子小姐身上刚好都还套着雨衣,大好时机不容错过,于是两人开始了名为“那美克星雨人”的绝妙主题拍摄
单单我们住的村庄区域就有300幢以上的馒头屋,在多次迷路之后终于找到了我们自己的房子~
房子里头的墙壁、天花板,甚至于连窗户都是带有弧度的`~ 房顶上有个玻璃天窗,到了晚上还可以躺床上欣赏天上的繁星
夜幕降临,整个餐饮区笼罩在了梦幻的灯光秀中“ 穿过由黄色小灯泡铺成的星光大道,四周是各种五彩斑斓的小动物们,仿若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美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预订的健康寓所套餐包含了早、晚饭,有自助餐、西式料理、日式料理、烧肉锅等等许多选择· 考虑到今天冻了一整个下午急需补充热量,于是我们便走进了这家健康烧肉锅~
餐厅很大,有一排排传统的日式矮桌座位区“ 但想着要跪着或盘起腿长达一小时实在是承受不住,于是还是乖乖到普通座椅区就坐了~
因为菜单只能看个大概,基本是在瞎蒙的状态下选了一份寿喜火锅的料理~ 食材的份量十足毫不马虎,锅底淡淡特别的甜味一开始觉得有点不太习惯,但渐渐就越来越入味
生蛋拌饭是只有日本人才能够理解的料理,怀着着忐忑的心情进行了尝试,结果却是意外的爽口!虽然有点古怪但是却有一种浓厚的口感~
水饱饭足之后四处闲逛参观~ 这里有许多的休闲娱乐设施,但好像都已经过了开放时间“
回房间换上准备好的浴衣,在毛毛细雨中一路走到“阿苏健康火山温泉”泡汤~ 这是日本最大的庭园式露天风吕,男、女温泉各占地约1000坪·
温泉有分室内和室外露天区,可惜内部不能拍照“ 温泉种类相当多,有室内大浴场、露天展望风吕、岩风吕、寝汤、蒸汽风吕、洞窟风吕、矿物汤、岩床浴等等近20种,每种温泉都有不同的功效,泡完以后人暖烘烘的好舒服
泡完温泉后经过星光大道,也许是灯泡被大风给刮坏了,方才美轮美奂的灯光效果已经荡然无存“ 大半夜望去就像是个阴森可怕的洞穴,令人不寒而栗
所幸在农场的入口处也点亮起了一条“繁星长廊”` 再次感受被无数星星包围的感觉,真是太浪漫了
隔天太阳的第一缕阳光照射整个山谷,一座座精致的馒头屋让山谷更加朝气蓬勃,与昨日阴霾深邃的感觉完全不同了
天清气朗、风和日丽 难得穿上浴衣自然不能错过拍照留念的大好机会~
馒头屋旁一株又白又大的蒲公英,被轻风拂过后四处飘散开来~
整理好行李后就到餐厅二楼的“World Kitchen”吃自助早餐 这里的自助餐都是使用农场自家生产的有机食材烹制的,健康、新鲜又美味“
日式早餐菜谱:口感极佳的塩鲭、玉子烧、煎鸡蛋卷以及烤培根~ 还有传说中的纳豆 – 味道也如传说中般难吃- – 又臭又苦
因为马上又要转移阵地前往别府,没有时间继续体验阿苏农场各种舒适有趣的休闲娱乐设施了“ 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绝赞度假胜地
每日必有一赶,在阿苏也不例外- – 由于阿苏农场实在太大,转了几圈之后竟然迷路找不到方向了 幸好农场的Shuttle Bus及时出现,司机二话不说马上把我们载到了出口处,大救星啊。。!
穿过时空隧道后在前台事先预定的出租车早已在等候我们了,和当初送我们过来的司机竟然是同一人~ 因为刚才的耽搁离列车出发的时刻仅剩下十分钟,慌忙的我们用日文、英文、图解等各种方式来表达时间十分紧急“ 可司机仍没有意会,还安全起见把车停靠在路边想好好听我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一下急了脱口彪出“早く!”,惊得司机开始嘟囔起来 所幸最后踩着点顺利到达赤水站,内疚的我在下车后连连向司机道谢,不知这次他意会了没有呢- –
才一进站就看到鲜红的九州横断特急在茵茵树簇中缓缓驶来~ 红搭绿是时尚界中的灾难,却是大自然中的绝配
成片农田、独栋别墅~ 这一路上山好水美,简直满足了所有向往乡下田园生活的人的美好幻想“